第203頁
沈默回到何心隱和沈安身邊,兩人的反應截然不同,沈安是在惋惜那鍋臘肉飯,讓少爺那麼一折騰,他也沒吃成。而何心隱則向他投來怪異的笑容,用微不可聞地聲音道:「劉備摔孩子的故事可是盡人皆知哦。」
沈默不動聲色道:「摔一個孩子不難,難的是一直摔下去。」便不再與他聒噪,轉而對沈安道:「我看還有不少完好的桌椅,你去搬一副過來。」
沈安不一會兒便搬過來一張方桌和一條長凳,用袖子擦得乾乾淨淨後,又從背囊中拿出白鐵油燈,挑出芯子點著了擱在桌上,口中小聲問道:「公子,不休息呀?」
沈默搖頭道:「好容易得著個機會,我得把零碎的記載整理起來,免得過幾日再張冠李戴了。」說著便將一個隨身攜帶的大竹筒打開,從裡面倒出了一桌子紙箋。
這些紙箋全用一跟細線穿著,沈安找到線頭一提,便將其歸攏得整整齊齊,看一看最後一張地編號,竟然到了三百五十八,不由吃驚道:「已經這麼多了?」
沈默點點頭。輕聲道:「磨墨。」
沈安便將那厚厚一摞紙箋擱在少爺面前,轉身去找筆墨紙硯去了。
沈默輕輕摩挲著那一摞紙箋,仿佛在撫摸嬰兒的臉蛋一般仔細,許久才長吸口氣,看向第一張紙片,只見上面寫著『八月初八出紹興,向東北行。天氣晴好,一路無事。』再看第二張。寫著『八月初九,至平湖南,天降小雨,露宿於野。』不錯,這正是他地行軍日記,記載著這三個月來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重新翻開來看。就像再一次走上這段十分艱苦,充滿危險,卻又讓他收穫良多、感觸良多,絕不後悔的驚心動魄之旅……
當翻過幾頁描述行軍狀況的日記後,終於在第四頁上,出現了稍顯凌亂的數行大字『八月十一,抵乍浦,九丈倭船泊北新塘。皆髡頭鳥音之真倭,有刀槍弓矢而無火器……』
看到這裡,那時的場景便浮現在他的眼前,沈默清晰地記得,那裡地守將名叫王應麟,見倭寇出現。便立即率本衛八百兵丁盡數而出,使倭寇不敢輕舉妄動。
黃昏時分,王指揮擔心倭寇趁夜色作惡,命部下乘小船驅趕,倭寇以燕尾利鏃向明軍射擊,箭無虛發,中者立死。明軍進攻受挫,以至於夜色降臨也沒有將倭寇攆走。
夜裡五更時分,有軍士名喚胡士澄,背負著數斗火藥。摸到倭寇地大船上引燃。倭船大火四起,但胡士成也被倭寇所殺。
王應麟趁勢率軍發動攻擊。從四面八法攀上敵船。當時四處大火,倭寇大亂之下抵抗不力,終於被徹底攻破。但一名紅衣黃蓋、喚作八大王的倭酋,手持雙刀從火中躍出,連殺十數名明軍,才被弓箭射中後心而死。
是役,格殺倭寇十二人,擒獲傷者五人,找到被燒焦地屍體十八具,官軍自身傷亡一百二十人。
然而經過審訊得知,當時船上只有一半倭寇,另一半則早趁著夜色登陸北去。王應麟連忙率官軍追擊,沿途經過村鎮,皆有百姓帶路奉食,明軍前鋒終於在次日追上倭寇,雙方展開激戰。
當時天降大雨,道路泥濘不堪,視線極為模糊,倭寇有二十餘人,明軍有五十兵勇。雖然無論是單兵還是整體,明軍的戰力都遜於倭寇,但諸兵勇毫無懼色,奮力血戰良久。其中尤以勇士茅堂、舒惠、敖震最為勇悍,皆手刃數名倭寇。
但倭寇的戰法顯然高明的多,他們其實只派了一半兵力出來纏住明軍,其餘二十餘人埋伏在道旁草莽之中,等到雙方打得難解難分,才突然殺出來,明軍猝不及防之下,戰死三十八人,其餘潰逃。茅堂、舒惠、敖震三勇士,皆在陣亡之列,被倭寇割取首級,排解於道邊。
擊潰明軍前鋒後,倭寇北逃。自竹林廟經平湖縣地時,平湖典史喬父子率兵壯攔擊,旋即被擊潰,喬典史及鄉勇二十七人陣亡。
但他們的阻攔起到了效果,王應麟地大軍終於趕上來,將倭寇包圍在天后宮內,放火焚燒。倭寇欲請降,明軍不允,遂盡數被燒死於天后宮中。
是役,明軍以八百人對倭寇近八十人,付出二百多官兵、幾十名鄉勇陣亡的代價才將其消滅。說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但沈默還是欣喜的發現,原來我大明子民從來沒有喪失過血性,只不過近二百年的承平歲月,已經使這種血性深深休眠而已。他堅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胡士澄、茅堂和喬典史湧現出來,重現洪武雄風的!
想到這裡,沈默提筆在紙上寫下了八個字『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第一六六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
離開平湖後,沈默便沿著海岸線且行且看,沿途守城文武無不夾道歡迎,竭誠款待,實指望這位代天巡視的年輕大人,能將自己的功績和困難上達天聽。
沈默也不知道自己的匯報有沒有用處,但在這時,他心中卻充滿著無上的責任感。哪怕只是一場數十人的小規模戰鬥,他都詳細記錄下來。就這樣一直到了九月里,他終於見到了一場真正的大戰……
九月初七,倭船近百艘,寇嘉興府海鹽縣,其船相連如蔽天之山,其帆亦如浮空之雲,城中軍民駭懼萬分。在這次之前,沈默雖然見過不少倭寇,但大都是幾十數百,以至於他慣性的以為,倭寇都是小股襲擾,無法聚攏為大規模的兵力,也就對城池造不成什麼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