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5頁

    郭逵開始了分析:「西夏自從一敗渭州,二敗蕭關之後,如今國力已然大損。」

    「一戰渭州,我軍打掉了西夏最精銳的鐵鷂子,諒祚僅以身免,損失精銳人馬不下十萬。」

    「二戰蕭關,西夏人丟失了天都山天險,橫山盡入我手,河套被洗劫,如今還被持續騷擾,使其國勢如江河日下。」

    「然党項羌的堅韌,可以說從李繼遷時就聞名天下,大敗之後,依舊傾舉國數年之力,重建了鐵鷂子,堪稱窮兵黷武。」

    「而其威力,我們如今也見著了,完全可以稱為關係西夏安危的決定性力量。」

    「不過敵國軍力雖然依然強盛,但是民生凋敝,帶來的是國中諸勢力矛盾重重,非常混亂。」

    趙頊心裡對自己的推斷正確很滿意,果然……還是要比爛。

    就聽郭逵說道:「要取西夏,首先要西夏可取。」

    「李秉常親理朝政已經兩年,但實權仍操在梁太后與梁乙埋手中,而且絲毫沒有還政的跡象,這導致西夏忠於嵬名的諸族非常不滿,外戚與王黨的矛盾,已經達到了頂峰。」

    「諒祚當年鞏固權位的手段,一是戰爭,二是推行漢制,啟用大量反對前朝官員權貴的新人,達到了控制朝堂的目的。」  

    「而諒祚死後,梁太后鞏固權位的手段,與之並無差別。」

    「一還是戰爭,二則是啟用大量在諒祚時期被打壓的舊臣和新興軍事部落,以恢復夏制為口號,拉攏一批人附庸在外戚旗下,達到控制朝堂的目的。」

    「到了秉常這裡,雖然無法控制軍權,但是有無數嵬名部落忠於王室,同時他也十分喜好儒家文化。於是向被西夏俘虜的文士們請教和學習我朝禮儀制度,又準備在西夏『復行漢禮』,廢除『蕃儀』,說到底,還是為了權位。」

    「這個局面,我們大可以加以利用,畢竟秉常才是西夏名義上的君主,而且已經親政。」

    「我朝應當派出使臣,送其禮儀典章,表示鼓勵,暗示大宋將予以支持,以挑動和激化西夏矛盾,使其發生變亂。」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

    趙頊調頭問蘇油:「這是你想出來的主意吧?」

    蘇油沒有正面回答:「『復行漢禮』,這是秉常親政兩年之後,準備發出的第一個聲音,而且很明顯,就是對母黨外戚的挑戰。」

    「而其母黨勢力,必然會加以制止。」

    「既然我們的戰略目標是平滅西夏,那麼敵國這樣的局面,我們當然要加以利用。」  

    「而且鼓勵西夏興行宋制,本來也符合大宋的戰略。秉常想借力大宋,我們也不妨順水推舟。」

    「但是陛下,臣還想說另一件事。」

    「唐太宗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同樣的,他國之鏡,亦可謂『借鑑』。」

    「黨爭,對一個國家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

    「而黨爭對西夏的為害,可能比大宋更烈。」

    「因為那是一個以軍事立國的國家,黨爭一旦爆發,很可能就是內戰。」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我朝自仁宗朝起,也有黨爭的苗頭,臣也希望陛下警惕。」

    「劉學士,歐陽學士,司馬學士,前後三篇《朋黨論》,起肇於柳河東《憎王孫》,以君子小人分群臣,其後樹黨交攻,然臣以為,皆不可取。」

    「理學的觀點認為,人,其實就是矛盾的結合體,君子小人之鬥爭,始終伴隨一個人內心的一生。」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又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究其意旨,分明是說君子的道德品質,是用來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用來要求別人的。同樣,不能拿自己對自己的要求,硬性的去要求別人。」  

    「你可以以身作則,可以引導教誨,但是不能強行要求。」

    「管仲未起之時,貪財無孝,獨鮑叔牙知之。相齊之後,起女閭,用財術,築三歸,樹塞門。是故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而劉勰論其『竊孝』。」

    「從這些上看,管仲無論如何,不可稱為君子。」

    「然孔子也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劉勰也說:『蓋人稟五材,修短殊用,自非上哲,難以求備。』」

    「諸葛亮鞠躬盡瘁,卒完臣節,為後世楷模,卻每以管仲自比。」

    「柳宗元、劉禹錫,高才絕學,聲名眾望,卻陷於叔文之黨,未足以為唐名臣。」

    「一人之內,盡有君子小人之性,而一黨之中,難道不是君子小人共存?」

    「時人多舉君實公為一黨,介甫公為一黨,然他們誰不是君子?」

    「是故君子內求,不為外擾。君子固然要親近,小人卻也不是不能合作,才是正理。」

    「君子也是人,小人也是人。小人喜事功,陛下則以事功命之;君子重名節,陛下則以名節約之。庶幾人盡其用,野無餘遺。」

    「以朝中諸事論,禮院,翰林,吏部,大理,三司,需清廉高潔之臣,陛下當命君子任之。」

    「而如工部,戶部,兵部,需細較錙銖,擅作詭道,坦誠君子,反而不適合。」

    「陛下當約束朝中以道德品行,君子小人相攻訐的亂象,方使君子小人,各適其位,而皆有用於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