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頁
吉多堅贊低眉順目:「諸妄不思,諸妄不作,自然平心靜氣。」
一邊的梁皇后有些不服氣:「那別人欺負上門來,也任由他們欺負嗎?」
吉多堅贊還是那副平靜的樣子:「佛祖讓太后和皇后尊享大權,是為了在世間行更大的善,後世也能享更大的福報。」
「何謂更大的善?那就是讓更多的人能夠平安喜樂,心有福田。」
「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本就是錯;如果能讓別人以此為理由來『欺負』,那就更是大錯了。」
「曲野河南地,一直是後族的俸田,我曾經一再和太后說過,不要對那些孩子們太苛刻。」
「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那裡的土地賜予他們,讓他們快樂地為自己生活,然後將賦稅收歸國家,這樣會給後族帶來最多的支持者。」
「現在同樣的事情,卻被後族的反對者們做了去,所以那些孩子的心,便倒向了他們。」
「這本不是他們的錯,這本來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梁皇后說道:「他們本來就是大夏征伐各地得到的戰俘!不殺他們,讓他們有口飯吃,便已經是恩德!」
吉多堅贊口宣了一聲佛號:「若是如此認為,那皇后今後可以不用來了。」
「在佛祖眼裡,眾生都是平等的,皇后是人,農奴們同樣是人。」
「前世造就的福報不一,才有了今世的差異,但是今世里的每一個人,卻都有權利好好活著,為自己的來世努力修行。」
梁皇后大怒:「我們在曲野河南為你們建廟!宋人卻在曲野河南大拆!你不但不為我們說好話,卻還要侮辱於我?」
吉多堅贊平靜地看著梁皇后:「佛祖不在廟裡,佛祖從來都只在人心之中。佛祖要的,也從來都不是大殿金身,而是眾生心靈的自由祥和。」
「現在宋人將他們拆了,民眾還為之歡呼雀躍,就足以說明那些寺廟,不是佛祖的殿堂,而是人心的枷鎖。」
「修建曲野河南的那些廟宇,我一直就持反對的態度,也早就與太后和皇后說過,佛法,不該淪為統治民眾的工具。」
「上位者應該做的,是利用前身的福報,行今世更大的善,保持心靈的純潔,不被世俗誘惑沾染,讓前身的福報繼續積累到來世,如此下去,便可以走到佛祖座前。而不是修建那些無用的廟宇,洞窟。」
「稀罕!」梁皇后氣憤地一甩衣袖,大步走了出去。
梁太后合什道:「侄女兒少不更事,大師莫要怪罪,她近日忙於整頓軍務,尚不熟練,加上大軍連敗與興慶府里各種流言蜚語,心中鬱悶,才衝突了大師。」
「我怎麼會怪?」吉多堅贊慈祥地搖頭:「眾生皆苦,哪怕貴為一國皇后,都莫能例外,我能理解這孩子。」
「不過有人曾經說過,讓一個種族,一個國家陷入水深火熱的,往往正是那些想讓它更加美好的人的努力。」
梁太后倏然而驚:「這話是誰說的?此人有大眼界,為何從未聽國師舉薦過?」
吉多堅贊搖了搖頭,合什道:「就是你在黃河那邊的對手,益西威舍。這是當年他剛過完九歲生日,送別去大雪山修行的大巫之後,回來說的第一句話。」
梁太后眼中,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太后,和尚從祖地來到夏國,已經二十年,這裡就是和尚的第二個故鄉,我很愛這裡,所以和尚覺得,有義務給你們提一個醒。」
「和尚不懂軍政,所以這些話也不當事兒,聽不聽,都在太后和皇后。」
「但是讓太后獲得片刻的心神寧靜,和尚自問還是有能耐做到的,還請太后安坐,聽和尚與你吟誦一段經文吧……」
從觀慶寺出來,梁皇后還扭頭看著寺內高高的磚塔,恨恨地道:「這個死和尚,姑姑也忒給他好臉色了!」
梁太后斥道:「不得無禮!吉多大師佛法高妙,有他在,諸多部落就心向興慶府。每年從千里之外趕來摩頂聽經的大小頭領有多少,你不知道?」
梁皇后這才恨恨地閉了嘴。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
梁太后拉起侄女的手:「我知道追英心裡委屈,但是梁家可不就是靠我們女子撐著?」
梁皇后說道:「最恨這種站在邊上指手畫腳的人。」
梁太后安慰道:「好了好了,還有那麼多大事兒呢,哪裡有時間置氣?再說大師說的也全是道理,只不過他是方外之人,不知道有些道理,情勢所迫之時,世人沒法做而已。」
「比如推行漢制,當時要是不放棄,我梁家恐怕到不了今天。」
「而推行漢制之後,很多事情就不能做了。」
「追英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變的立場,只有適合自己的立場。你只要抓穩兵權,總有法子讓別人老實閉嘴。」
「現在大夏能與漢制相抗的,只有佛法,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佛法才能在大夏如此昌隆,你明白我的意思麼?」
梁皇后思索了一下,終於點點頭。
婆媳二人緩步而去,緊跟著警衛也撤走了。
高塔最頂上的一層,一個身著夏人羊皮襖子的人,剃了個禿頂圈發的夏人髮型,披著一身破絮蜷坐在不大的空間內,用一種古怪的姿勢斜著腦袋,右眼還搭在指向下方的瞄準鏡上向下觀瞄,嘴裡嘀咕:「三天兩頭朝廟裡跑,心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