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頁
「既然素無惡跡,乾脆招安了他,當一個正兒八經的知寨,拿一份右班小使臣俸祿,讓他繼續料理和羅氏蠻的鹽務商務好了。」
蘇油搖頭苦笑:「要是熊本大軍一動,此事就多半無法善了,所以溝通很重要啊。」
蔡京也搖頭:「是,羅氏感大宋仁德,願意奉土歸流。」
「我估計也是給這事兒坑怕了,希望大宋派一個流官在那裡,有什麼事兒也好得個真消息,哈哈哈……」
蘇油微笑道:「朝廷准了?」
蔡京點頭:「准了,陛下同意羅氏內附,設敘永、懷仁、歸來三州,分而治之。統計田畝人口,設官治之。」
蘇油鬆了一口氣:「如此也好,這樣一來,金沙江,東川,南盤江一線,我大宋疆域也就穩固了。」
「羅氏歸流,對黔州南部所領大宋最後一批羈縻州是很有吸引力的,這件事,你們處理得不錯。」
蔡京說道:「都是為朝廷解憂,分所當為而已……子超少爺,還沒有消息?」
蘇油搖頭:「還沒有,據一艘捕鯨船說,在日本東北發現了一些島嶼,其中一所島嶼上發現了左旋螺號留下的地標,不過再往東北風浪太急,他們也只能返回。」
說完嘆了口氣:「那艘船就是大宋目前船隻走到的最遠地方了。少年人,到底不知天高地厚。」
蔡京勸道:「國公,吉人自有天相,也無需焦急,靜待就好。」
蘇油說道:「不說他了,《倫理》的綱要你也看了,有什麼建議?」
蔡京說道:「書中的道理講得透徹,字字珠璣。」
「如果說《原理》最終解釋的的是『我為何,我自何來,我將何往』三大命題的話,《倫理》想要解決的,就是『我們為何,我們自何來,我們將何往』的三大命題。」
「國公此書的要旨,當在於斯,是吧?」
蘇油對蔡京再次刮目相看:「元長天縱聰明,一言已盡之矣。」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討
蔡京拱手道:「此乃為天下人設教之書,國公於義理一道,憑藉此書,可與先哲比並。」
蘇油擺手:「讓元長看過,是要你提意見的,這些話就不用說了。」
蔡京整理了一下思路,先問道:「敢問國公,《倫理》綱要,與他人看過了嗎?」
這是肯定的,蘇油一邊在整理思索的同時,一邊也和國中有影響力的人物保持著通信。
這部綱要,他分別與代表老一代的司馬光、王安石、文彥博、呂公著、張方平;中間一代的唐淹、蘇軾、蘇轍、章惇、韓忠彥、鄭俠、甚至是程顥,都徵求過意見。
年輕一代裡邊,則有黃裳、劉正夫、邵伯溫、蘇元貞、晁補之、畢仲游、蘇迨。
相比程朱理學站在哲學的下游,從倫理角度往哲學方向靠,意圖為「王道」尋找哲學依據,最後形成理學一路,蘇油要做的事情,其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蘇油要做的事情,是以哲學為基礎,以倫理學為框架,探討如果要構建一個近乎完美的道德社會,所應當遵循的規則。
這已經突破了哲學和傳統儒學的範疇,目光已經注視到人類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腳下的發展道路。
蘇油推開了一扇宋代學者從來沒有企及過的窗戶。
蘇油對這個社會,不再簡單以君臣士農工商來進行劃分,而是對每一個參與到社會生活裡邊的人,用其共有屬性進行了劃分。
在這個劃分體系內,每一個人,都在履行自己的社會職責,都承擔著相應的權力和與之對等的義務,都為一個系統服務,那就是人類社會。
而有利於維繫這個社會,並使之進步的所有東西的認知之總和,就是道德與文明。
而道德又受到文明進步程度所影響,比如商代行人祭,對於商國之人來說,那也是他們認知裡邊奉天敬祖的善,這就是他們的道德,受到了他們文明程度的限制。
因而兩者相輔相成。
而對於個人道德來說,則受到「社會範圍」的限制,這就是人我之別。
修身,是「獨我」;齊家,是將「我」的範圍擴大到了家族;治國,是將「我」的範圍擴大到國家;平天下,是將「我」的範圍擴大到全天下。
這其中又包含了社會範圍在認知上的擴大和社會道德在認知上的趨同。
而且這樣的擴大和趨同,必須有利於社會進步,有利於人類社會的進步,有利於每一個人或者說最大多數的人,物質水平和精神水平的提高,否則社會就會變成頭部吃尾巴的內卷型社會,最終分崩離析。
這就是道德存在的必要性,也是它的核心價值所在。
如今的大宋,無疑是人類文明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因此讓「天下」朝大宋的價值觀、倫理觀、道德觀趨同,是有利於全人類社會共同進步的。
這就給了發展、進步與擴張中的大宋一道有力的思想武器,牢牢占據了大義。
而且還有一點沒寫出來,那就是如果大宋的統治者,想要用這套理論發展自己的國家,享受這套理論給自己帶來的紅利的話,那就同樣要受到這套理論的拘束。
大宋的有識之士,老中青三代精英,當然能夠看到其中的價值,對於蘇油的這個理論方向,都是感到驚艷,讓老一代欣慰,同輩推崇,後輩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