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15頁

    蘇油表示不服,秦始皇給七十萬刑徒足夠的工錢了嗎?徭役失期可以不賠甲盾嗎?奇珍異寶是自己投資得來的收益嗎?

    官家能一樣嗎?這怎麼能相提並論呢?

    高滔滔終於怒了,那也是官家的錢!官家還沒娶新婦呢!以後花錢的時候多的是,要節約用度!

    最後方案終於定了下來,皇家總共耗資一千萬貫,改造皇宮。

    御史台和諫院立刻上書,大修宮苑,這是昏君亡國之兆。秦始皇他巴拉巴拉巴拉……

    於是高滔滔又怒了,秦始皇給七十萬刑徒足夠的工錢了嗎?徭役失期可以不賠甲盾嗎?奇珍異寶是自己投資得來的收益嗎?

    官家能一樣嗎?這怎麼能相提並論呢?

    最後司馬光和高滔滔一條條敲定,內宮怎麼修不管,但是不能動用一文錢的國庫,不能動用封樁庫、元豐庫,只能內庫自己調撥。

    底層工人一日工錢三百文,比汴京碼頭扛包的民夫還要多五十文。

    所需物資必須和工坊訂立合同,價格不得剋扣,更不得玩以前苛剝行人白征那一套。

    如果工期太長,還不得影響農務。

    最終形成統一意見,將作監督造,四通營造司總包,開封府監督皇家與工坊之間的合同簽署執行情況,將此次改造弄成一次純商務行為。

    蘇油只提了一項建議,司馬學士的一切要求,太皇太后你只管答應下來,咱們就要求一條,集合競價。

    凡是內宮此次工程需要的東西,咱們對外公開招投標,最終採用能提供最佳方案的乙方!

    高滔滔有些困惑,明潤你是不是又想出了什麼花樣?

    蘇油說我沒有啊,要不這樣,只要太后提出這一條,司馬學士答應的話,我從此不就此事說一句話,不干涉一件細務,可以了嗎?

    高滔滔將信將疑,最終把這一條加到了和司馬光談判的決意裡邊。

    司馬光覺得這建議也很公平,只要皇家給錢,擇優選用沒啥毛病,於是也同意了。

    等到第一次招投標會議在開封府尹蔡京的親自監督下,公開公正地當場開標,宣讀標書,扁罐童鞋代表將作監宣讀了中標結果,以及那些商家的中標原因之後,司馬光傻眼了。

    那些商家給出的標價,一個比一個低!

    將作監還沒有選擇價格最低的,因為工程部件的質量必須保證,太低的價格讓將作監對產品質量產生懷疑。

    這戲法玩得!

    高滔滔立即召見蘇油:「司徒,這是怎麼回事兒?那個吉昌號以低於市價三成的價格,中得內宮琉璃瓦燒造分包業務,這裡邊是不是有什麼古怪?如此商家還怎麼掙錢?」

    「蔡京我知道,政務明敏,但是卻並不寬仁,不要又出一個吳居厚啊……」

    蘇油笑了:「啟稟太皇太后,有司馬學士關注著,蔡京他也不敢。」

    「對了,大蘇即將抵京,不知道太皇太后知道他在常州吃河豚的故事嗎?」

    「哦?」

    蘇油說道:「常州那家旗亭河豚本就做得極好,邀請大蘇去品嘗,分文不取,卻擔心得不到大蘇一語評價。」

    「待到大蘇吃完河豚,終於嘆息一聲『也值一死』,便合舍歡悅。」

    「那家旗亭,之後就成了常州生意最好的一家,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大蘇品嘗過他家的河豚,還評價了四個字。」

    「一個子瞻都是如此,何況皇家?」

    「商賈們都不傻,雖然給內宮燒造琉璃瓦掙不到錢,但是從此就得到一個曾替內宮供應琉璃瓦的名聲。」

    「在百姓心裡,皇家用的,就是大宋最好的。供奉內中,就是最好商品的代名詞,他們的利潤,大可以十倍地從今後的業務中撈回來。」

    高滔滔嘆了口氣:「原來如此,真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蘇油說道:「司馬學士自己定的規矩,大家都是在這個遊戲規矩下做業務,司馬學士沒有看到『皇家』二字的價值,不等於別人看不到,這就是商機。」

    「聰明的人會發現機會,抓住機會,吉昌號的掌柜,便是如此。」

    「對了,內宮地下的五色土,臣請發賣給天師府,以補貼建設費用。」

    高滔滔感覺匪夷所思:「那些毒土,你還想賣錢?!」

    蘇油拱手道:「《阿房宮賦》有言,『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我趙宋皇室豈可如此?」

    「當年內庫出庫底煤粉,作價一文一斤,都無人認買。」

    「臣讓石家購入,以之製作蜂窩煤,委實掙了一把黑心錢。」

    「如今自己入仕,成了監督方,自然不能讓皇家再做這樣大虧本的事情。」

    「那些毒土對別人無用,但是裡邊含有大量的硫磺、丹砂,可以提煉出來,天師府對這些需求量很大。」

    「當然皇室如今肯定不差這一點錢,然而就跟陛下每年還要種御田,太皇太后與太后要親蠶一樣,是倡導風氣。」

    「陛下種農桑,天下就重農桑;陛下克勤克儉物盡其用,天下也必從之。」

    高滔滔對蘇油這番說辭非常滿意:「司徒教導是用心了的,便照此辦理吧。」

    如今內宮人員簡單,趙頊身前將中官壓到了一百名,宮女更少。

    加上二王已經出外,趙煦還沒有大婚,宮中剩下的就是趙頊留下的妃嬪與年紀還小的弟妹。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1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