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83頁

    蘇油向高滔滔和趙煦呈上了一份奏章,準確說是一本書——《皇宋發展綱要》。

    發展綱要以蘇油最早給神宗建議的十件大事為綱,不過這次具體到了操作,每件大事有分作歷史回顧,現狀分析,未來展望。

    然後根據這些又分了短期、中期、長期目標,最後又對短期目標做了三年規劃和預算。

    這是一份細緻到令人髮指的大文件,就拿宋人最關注的教育事業來說,裡邊統計了全國各地官學與私學的發展歷程,目前狀況,從小學到國子監的授課內容,包括新出現的慈善小學中學學院的課程編排。

    還統計了全國的識字率,各階段適齡的應入學人口數量,與現狀之間的差異,以及差異形成的原因。

    然後分析了大宋如今各行業的構成,需要用到的學問,目前的人才培養方式,其優劣性各在什麼地方。

    後面還分析了當前師資力量、生員構成、學校、教材、學費、人才選拔等內容。

    這麼多的內容,還僅僅是《發展綱要》里,《教育》一門,《回顧與現狀分析》一章中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則是著重於數據分析,闡述國家要發展,落實在學校建設方面,存在哪些具體的缺口。  

    而這些需要裡邊,哪些是近期的,迫切的;哪些是中期的,應該發展卻又受現狀所限制的;哪些是遠期的,可以暫時緩一緩,但是卻又值得期待的。

    第三部分才說道該如何一步步的實現短目標,比如學校該成立多少,怎麼配置,教材需要哪些,怎麼編寫,教師的培訓和分配,書籍印刷,學校管理機構如何進行計劃、指導、監督,該成立什麼機構監督,歸那個部司管轄,需要耗費多少國家財政等等。

    十件大事,每一件都是按照這樣的體例來編纂,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人短時間裡能夠拿出來的東西。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蘇油在元豐二年入京與趙頊相談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除了關於現狀有了一些補充,將統計數字重新進行過修改之外,裡邊的調研內容,肯定經過歷年無數次的查改增刪。

    也就是說,蜀國公從元豐二年開始,就已經把自己當做儲備宰相,開始行動了。

    文彥博、呂公著組織各自的班子挑燈夜讀,從六部索要數據,相互對照核實,最終給予了這部《綱要》高度的評價。

    說白了,還是精細純老三樣,但是這個《綱要》裡邊,充滿了一種哲學思維。

    理學的身影,在《綱要》十件事中,無處不在,讓人大開眼界!  

    這不是綱要,這是著作、文獻,是一種管理國家的新型模式!

    它就不該叫《皇宋發展綱要》,它的正確名稱,應該叫《理學思想指導下的建國方針》。

    值得慶幸的是,蘇油已經用九年時間,做完了統計分析方面的絕大多數事情,現在留給大家的工作,就是一起來拍板——這部綱要,它說得到底對不對,裡邊提到的事情該不該做,如果該做,那如何做,哪些先哪些後。

    之後就只剩下一個將短期任務模塊各自領下去,按部就班加油乾的問題。

    花了十天時間給大家消化,之後蘇油組織兩制上官員,又在都堂展開了急切的討論,吵成一團。

    最後文彥博怒了,一件件的來,先找出迫切的,最可行的,對大宋立竿見影的!

    十件大事裡邊,官制改革基本完成,甚至在蘇油的干預下,將以前的胥吏也納入到了官制改革體系當中,甚至可以算是劃時代的巨大的進步,已經超過了之前的唐制和之後的明制清制,組織能力算是站到了封建王朝的最高處,但是在蘇油眼裡,還是過於粗糙。

    不過官制才改革了不久,而且相比後世還有一個重要差別,那就是官員本身的素質短板和官員錄用考核體系的短板。  

    在這兩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目前的官制,就已經是最好的了。

    政治包括司法與行政,這個牽扯實在是太大,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事兒,一時半會兒也是艱難。

    至於風氣與國格,在前面那些大事兒沒有得到解決之前,就是假大空的東西。

    這就剩下財用,軍事,水利,交通,民生,教育六項。

    好在現在大宋不差錢,而且高滔滔給大家做過保證,實在不行還可以掏趙煦這倒霉孩子的壓歲錢,因此財用一節暫時不是太急迫。

    交通問題一直在持續改善,目前能將鐵路東西幹線修完就不錯了,至於蘇油提出的各州間標準路網幹線和南北大運河打造的問題,大家都覺得太花錢了,只能選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列入三年計劃。

    民生也先緩緩,官員們很體貼,認為一下子讓老百姓日子過得太好,口味養刁了不好回頭,司馬相公一年來的寬政已經很可以了,可以先放放看。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嘛!

    剩下的三樣最迫切,軍事、水利、教育。

    而其中,軍事和水利都集中在河北,那就再壓縮一下,三年之內,振興河北!歐了!  

    蘇油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大計劃被一步步壓縮到只剩下這麼一丁點,簡直哭笑不得,這尼瑪還真是大宋風格。

    這不是制度問題,這是工作作風問題!

    於是蘇油開始據理力爭,跟六部尚書兩省侍郎唇槍舌劍,真是一點沒當自己是首相。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8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