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0頁
但哪怕這樣,他依然不像別的軍閥做得那麼過份。
他不像關明那樣大掠民財,也不像童元緯那樣殘暴無度,更不像方明輔那樣勾結外虜……
雖然這個朝廷已經爛透了,雖然他不聽朝廷節制,但心底里依然是忠肝義膽。
延光帝駕崩,消息傳來,他哭得死去活來;清朝多次派人招降,請他夾擊北楚,他嚴辭拒絕;麾下部將不停請他起兵清君側,他一直彈壓著他們……
哪怕到最後,被逼得無處可去了,他終於起兵,但造反之心也並不堅決。
他沒告訴兒子的是,自己心裡也希望早日天下太平,哪怕想投降北楚,那是因為建武皇帝畢竟也是先帝血脈。
他孟世威,眼裡是有宗廟社稷的。
真正的亂臣賊子是誰?是王笑。
王笑為什麼要設下奸計在此埋伏?
孟世威知道,是因為王笑想要謀朝篡位、獨掌大權,所以從一開始就容不得自己這個忠於楚室的大將歸降。
可笑,奸滑之徒權勢滔天,忠良之士身敗名裂。
可笑自己明知道忠心不會有好下場,明明早就知道……偏偏這一次還是妥協了……
真該一開始就造反啊。
真該堅決地去打下南京。
因為這世道就容不下一點點的忠義!
……
孟世威心中譏嘲著這個可笑的世道,無盡的悲涼也涌了上來。
他不停地揮動著手中的長刀,似想要把這該死的世道狠狠劈碎……
「砰!」
有火銃擊在他的盔甲上,他胸口劇痛,摔倒在地……
……
王笑透過千里鏡,看到了孟世威被擊倒的場景。
「你覺得我公平嗎?」他忽然問道。
秦山河道:「我不知晉王是何意。」
「我就沒殺布木布泰。」王笑道。
他其實是想過要殺布木布泰,像今天殺孟世威一樣,但想來想去,想不到理由。
他不能把如今都沒發生過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歸罪到現在的布木布泰頭上。
而當年薊鎮之屠發生時,布木布泰還只是大清後宮中一個不太得志的妃子。
至於入關之後,許多政策也不是出於她的意思,她更多的心思還是花在平衡朝中勢力上面。
當時王笑思來想去,決定把她作為政治犯處置,而不是戰犯。
今日,面對孟世威,王笑就在想,自己公平不公平。
因為布木布泰跟自己好過,給自己生了兒子,所以對她從寬處置了嗎?
不是啊,孟世威如果一開始投降,願意被貶為庶人,一輩子被關押起來……考慮到江南的形勢,也不是不行。
不過,孟世威是親口下令屠戮了那麼多人,而且關係到的局勢又沒有蒙古那麼深遠,也能得到一個和布木布泰一樣的處置?
——嗯,自己就是殺了孟世威,也沒什麼不公平的……
王笑之所以思考這些,是在想要不要下令活捉孟世威,用來控制在長江上的大軍。
但思來想去,他最後還是認為「以儆效尤」更重要。
於是,王笑沒有下令活捉。
他沉默著,也就此決定了孟世威的結局。
……
但另一方面,王笑看著孟世威倒下,心中也有些感慨。
孟世威很壞嗎?
很壞。
但和世上許多軍閥比起來,他其實壞得連號都排不上。
孟世威至少還真的保家衛國、保境安民過,至少還會約束麾下將士。
換別人坐在這個位置上,又有幾人能保證自己能比他做得更好呢?
而如今這四方軍閥,蹂躪百姓遠勝於他的,多了。
古往今來,惡行遠勝於孟世威者數不勝數,而惡行遠勝於他最後還落得萬世稱頌者也不少。
這次王笑若接受孟世威的投誠,也許後世評說,會說他維護了家國一統,文人們會不辭辛勞為他寫下贊溢之詞,起兵時劫掠武昌算什麼?這種事多了。到時哪怕是王笑自己,也要稱他贊一句「你是易幟改旗的功臣。」
若是孟世威攻下南京,甚至成功抵抗北楚的攻勢。不需要太久,只要能有七八年。不管他是挾制天子還是稱帝自立,後世只會認為他是梟雄。所謂殺一人為罪,屠萬人為雄。
若是孟世威兵敗逃竄,一路逃到……也許能逃到馬尼拉,驅趕了西班牙人,讓西班牙人為當年屠戮楚人的惡行付出應有的代價,他也能重新成為英雄……
軍閥能做壞事、也能做好事。說來說去,本質就是「軍閥」而已。
什麼樣的土壤就長什麼樣的草,什麼樣的環境出什麼樣的人。
不變革,還能指望在家天下的世態里冒出哪個一心為民的軍閥不成?
總之,是非功過,千古評說,孟世威早死十年或晚死十年,也許都大不相同。
但在王笑眼裡,這已經不重要了。
遠處又是「砰」的聲響,子彈紛紛射在孟世威身上,有北楚士卒衝上去,揮刀斬下。
又是一顆頭顱落地。
孟世威還瞪大了眼,眼中滿是憤怒。
他至死都不明白王笑為何要殺他,只有最後那一聲「亂臣賊子」還在山谷中迴蕩……
……
「哈哈哈哈……」
長江上的大船上,孟不拙還在放肆地大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