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頁
這些年,跟著紀墨學習的也有幾個,其中也有想要管紀墨叫乾爹的,被紀墨給阻了,他可不想多那許多乾兒子賠笑臉,該教的東西教就是了,很不必這般。
「其實,走了也好。」
紀墨這輩子終究不是太監,混在太監堆中,因有自己單獨的房子,才能稍稍護住隱私,若是收了乾兒子,乾兒子再聰明點兒,只怕他的身份早就瞞不住了。
別的不說,每日刮鬍子,總不能說刮下來的胡茬都是碎發吧,也沒個天天剪髮梢的習慣啊!
在這裡住了多少日子,就擔心了多少日子,自師父去後,紀墨再沒個可信的人照應,便總是要自己多留心,時間久了,習慣是習慣,就是有些心累。
走了,也可輕鬆了。
便是身後事被發現,師父死了,他也死了,他也再沒個親近的人,想要追責都無從說起。
這時候的紀墨還沒想到,等到他死了,他假太監的身份被發現,人多口雜的,這些真太監半是嫉妒半是不滿地傳揚了出去,連公主臨死前來這裡都多了一層曖昧之色。
還有那腦子靈活的書生把這個寫入話本之中,託了前朝的名兒,編了一段公主和太監的愛恨情仇,竟然還有幸大賣。
外頭這些人,不知道皇家到底是怎樣的,卻很願意揣摩這些,沒事兒瞎琢磨,總覺得裡頭必然是怎樣的艷福,白白污了別人的清名。
若是紀墨知道公主死了還會因為自己的真正身份而被這般連累,恐怕這時候也不會這麼放心,坦然而死了。
正因不知道,他這時候的心情還不錯,把自己做出來的書冊又看了一遍,這一天的時間,委實是來不及做什麼大的更改了,便照著最初所想的那樣,送入了管事的屋中。
屋中沒有人,自公主明著封鎖城中,有謀反不敬之意,他們這些太監就已經人心離散,說到底都是宮裡頭出來的,已經習慣服從皇命,公主又不是皇帝,怎能讓他們甘心臣服?
連下人都如此,可想世人是怎樣的態度。
並非王朝末代,還算盛事,皇帝賢明,皇子也沒有多麼不堪,一個公主想要出頭,實在是太難了。
珍寵園中的人,除了紀墨和幾個小太監是從原來的珍寵園分出來的,其他的管事之流,多是宮中指派的,然後他們帶著自己的乾兒子干孫子,並若干小太監過來,真正的關係還在宮裡頭。
既然知道公主不能成事,他們便想辦法鑽營,哪怕是回去先灑掃,躲過這一陣兒也好,又有關係,又有錢財,這珍寵園中,有些太監是跑了的,有些,如那些管事就是真的得了調令走的,很有點兒就此表態,跟公主劃清界限的意思。
他們的舉動不可謂不聰明,見到風就知道躲,但問題在於,皇帝的心意多變,有些事,真不是躲能躲得開的。
公主死了之後,皇帝又總念起這個女兒的好,對那時候背棄公主之人,將領和大臣不必說,不好隨意找由頭處置,但一些太監,也敢搖擺下注,誰給的膽子!
那些早早離開的,都在之後的幾年之中,陸續被皇帝給處置了。
剩下的大臣將領,在這位皇帝還在的幾年之中也再沒得到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升遷機會,不乏明升暗降的讓人摸不到頭腦。
倒是紀墨這個死了的,還死在同一天的,竟是有幸給公主做了陪葬,一同入了那公主墓之中。
而這一座公主墓留給後世人的猜測,又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與公主同墓的竟不是駙馬,那這男子該是何人呢?
不說熱點新聞,一些媒體也不會放過這種無傷大雅,卻又有可能對歷史進行某種細節補充的事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推測,歷史學家,小說家,編劇……所有對此有興趣的人,都有了新的素材可以挖掘。
一個人的死,為什麼死,為什麼會有男子進入公主墓中陪葬,是侍衛還是假太監?陪葬的衣服飾品說明了什麼,他跟公主是什麼關係,又是如何陪葬的?
別的不說,紀墨那自然而然的死亡就讓很多人對他的盛年而終做出了種種推測,等到以後的人臉復原圖出來,又有很多人對此品頭論足,把他和公主聯繫到一塊兒,分析這兩人到底有什麼愛恨情仇。
還不知道自己的死亡會在日後養活多少人,紀墨放好了那本書冊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並不擔心管事房間的後來者會不知道如何利用那本書冊,考試之中看到的片段,足夠說明他們的聰明。
有些事,真的不必太過擔心。
紀墨回到自己的院子,在院子裡繞了一圈兒,院中樹下,埋著灰狗的屍體,而橘貓,可能貓死的時候總不希望被人看到吧,在它年齡很大的某一天,它就直接失去了蹤影,紀墨找遍了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沒找到,心知多半是藏起來死了,還有些心酸。
「不知不覺,又是一輩子啊!」
紀墨走到樹前,拍著樹幹說話,樹下埋著灰狗,卻沒有設墳,只簡單堆了一個土包,還不敢太高,怕人忌諱,如今看來,倒是省了些後來者的麻煩。
仰頭看著樹上的青綠,霞光漫天,絢麗的色彩讓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而這樣的美景……「明天是個好天氣啊!」
趕在倒計時結束前,紀墨換好了一身乾淨衣裳,躺在了床上,閉上眼睛的時候還在想,說來也很是對不住後來者,死在床上,總讓人膈應,對不住了,總還是這樣舒服一些,也方便他日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