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76頁

    鑄劍的時候,影響火焰溫度的只有助燃物嗎?不,爐子好一點兒,更密封或者怎樣,也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但他只研究出了助燃物的部分,就能完成任務了,是系統放水了嗎?

    不是。

    只是系統太過死板,它所看的是一個最終結果,中間的過程不好說不重要,卻又不是那麼重要,如同制琴的時候,紀墨最後的制琴技藝真的就是頂端了嗎?不是啊,當世那麼多制琴師,也沒有哪個被奉為座上賓,掌握著評價權和選擇權的權貴又不都是傻子,怎麼可能不知道琴的好壞呢?

    所以,一下子躍然點滿的專業知識點,就是因為那過分到似乎不屬於那個時代的合金琴弦了。

    這話說得似乎又有幾分問題,若是真的不屬於那個時代,又怎麼會製造出來?

    其實只能說,這是一個思路的改變,沒有紀墨提出,可能很少有人會想到對琴弦這樣改變,而這種改變帶來的「新」,就好像是一張卷子隱藏的附加題,完成了能夠得到試卷分之外的加分,不完成,也不會倒扣分,只是不會給那部分分數而已。

    卷子的總分,其實是試卷分加附加題分數之後的分數,紀墨就屬於那種試卷分可能九十,附加題得到了十分加分,最終得分一百分,看似是一樣的滿分,卻是因為答對了那隱藏的附加題,還是不一樣的。  

    放到眼前的問題上,這種只看最終得分的死板就像是給紀墨開了一個完成任務的後門,這方面不過關,沒關係,那方面分數高點兒就能補足了。

    紀墨在腦中整理了一下巫祝的知識,把幾個部分分開合計了一下,刨除祭文方面信仰不夠虔誠,達不到同樣的效果,咒文方面,觀想法還是能用的,效果麼,也許不夠明顯,卻還是有的,可以加強試試,他還年輕,還有機會嘗試。

    其他的理論知識,也許應該推行下去,這樣,是否也算是加分項呢?

    第223章

    推廣知識不是那麼容易的,巫祝的知識比起其他的專業知識更具有某種神秘性,也就是說不單單是傳承上面受到傳統觀念,父傳子那一套的限制,還有一套就是不能泛濫。

    這是必須要壓縮在少數人手中的知識,如果可以,這個少數最好不要超過兩人。

    這種單線傳遞的知識也因稀少而更顯神秘。

    紀墨如果要破開這種傳承的屏障,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大人的問責,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而對普通人來說,接受這樣的知識,並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多出了不少負累,任何一場祭祀都不是普通人的財力物力能夠支持的,普通人的家境也沒辦法讓他們專於此事。  

    大範圍開展鬼神信仰嗎?

    給每一個鬼神都配上一個專門的祭司?

    聽起來好像可行,但幾百人的祭司,這份供養的錢,該由誰來出?

    不要說大人現在和大王的關係不好,就是關係好,恐怕大王寧可多養幾個費錢的妃子,也不願意養這些閒人吧。

    更何況,一個鬼神一個祭司是撐不起台面的,還需要更多的存在來顯示對鬼神的虔誠,這樣算下來,怕不是要有好多脫產之人,這些人,又憑什麼呢?

    多少人還在溫飽線之下徘徊,這些人只要說自己信奉某位鬼神,成了某位鬼神的侍奉者,就能天天吃閒飯,這種存在公平嗎?合理嗎?

    生產力本來就不夠,還要浪費,還要分配更多的生產資料,這樣子架構下來,社會都要出問題的。

    紀墨不是什麼社會學家,卻知道少數人總是由多數人供養,如果是多數人由少數人供養,不用想,肯定要玩兒完了。

    從這個角度上,似乎也能理解為什麼皇帝總是只有一個了,多來幾個,天下哪裡負擔得起啊!

    這樣的話,這部分跟鬼神有關的專業知識就不能隨便推廣,剩下的,盤算來盤算去,觀星這種高大上的天文學知識對普通人來說太難了,他們的食物不好,夜晚都有夜盲症,更不要說看星星這樣難度高的事情了。  

    剩下的,似乎就是風水學相關了。

    化學本來也可以,但紀墨自己都是半吊子,從大人那裡學來的諸多變色組合,也多是應用在祭祀上,讓場面看著好看玄妙,其實並沒有什麼用,起碼紀墨沒發現這些物質的實用性,並不具備單獨推廣的價值。

    倒是山川地理,現在看來也是意義不大,但推廣出去,說什麼地方有寶之類的,引得眾人去勤奮挖掘,說不定也能意外收穫一片良田,耕耘幾年,就真的富了呢?

    這種想法有些天真,但紀墨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了,他倒是想過把一些發明偽托鬼神之言做出發表,可大人之前的話著實嚇到他了,就算真的要那樣做,也要等大人故去之後,自己掌權的時候再做,到時候掌握著最終解釋權的就是他,而不是大人,不用擔心被人拆穿,或者引發一些負面的效果。

    若要推廣風水學知識……

    「堪山為圖?」

    大人有些意外紀墨突然提起這件事。

    「山河樹木,皆有所屬,若能把這些做成圖,於圖上標註鬼神所屬勢力範圍,有遠行之人,當有所避諱,勿觸鬼神禁忌,少有侵擾,豈不甚好?若能於邊界處立石為碑,於碑上勒名,說明鬼神所屬,所喜,所忌……」

    紀墨越說越是興奮,很多事情在說的時候突然覺得念頭通達了,這樣的石碑,大概就是行游某處就能看到的某某碑,不說後人會不會有個石碑記什麼的為其揚名,就是這種存在,也是驗證巫祝知識存在的一種憑證,若能留存後世……啊,不知道考試算不算這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7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