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可收回來後,一沒有太陽可以曬乾,二沒有可儲存的地方。
因為是集體勞動,往年收回來後,都是統一晾曬儲存,然後挨家挨戶按人頭分,剩下的會被拉去磨成粉,賣到收購站去。
可現在每天都是大雨,他們無法把糧食拉到糧站,稻穀占據了乾燥防潮的倉庫,紅薯就沒地方放了。
無奈,村支書只好在地里就分好了,每人一壟地,自己家的自己挖,挖好了就直接帶回去自己處理。
不管你們是存自家地窖,還是想辦法弄乾了磨成粉,怎麼都好,都帶回去吧。
因為雨太大,在山上肯定不安全,勘探隊的人都回來了,看到村里老老小小都在雨里忙活,也沒幹看著,找到村支書領了一塊地,也去幫忙了。
紅薯這東西,村里中了很多,即便每人都分了一大塊地,收上來能有好幾百斤,依然剩下不少。
在這中晚一刻,就能損失許多的情況下,村支書大手一揮,直接把這些地裡面的紅薯劃分給了他們,讓他們放到村委會的勘探隊,慢慢吃。
曾教授他們哭笑不得,他們有國家補貼的糧食,每個月都能領到商品糧,要這些紅薯做什麼?
可想到村里人顧不上這些多餘的紅薯,爛在地里也是浪費了,只好盡全力搶收。
索性村委會的房子,是當初一個小地主的,小地主被打倒後,這房子就收歸了村里,當作開會的地方用。
這房子是有地窖的,還很大,他們搶收回了多少紅薯,都能放得下。
因此勘探隊的人,頂著傾盆大雨,回收了一萬多斤紅薯。
當然,這是有水分的,紅薯本來就是濕的,還沒有弄乾,又在水裡浸泡了好幾天,水分就更足了。
不過即便如此,弄乾了也不會低於五千斤。
因為每天下著雨,外面帳篷也不能住了,勘探隊只好搬進村委會居住,十一個人,住在五間房子裡,原本擠擠也就是了,可是再加上這一萬多斤紅薯,都沒地下腳了。
而且,現在不能晾曬,只能或堆或掛在通風處,讓它自然晾乾,才能收到地窖。
這就造成了,幾乎轉個身,就面臨大堆大堆的紅薯。
這是不行的,即便下雨,勘探隊還是要工作的,於是大家只好想了個辦法,把紅薯切成片放到笸籮里,燒上火,隔空讓它水分蒸乾,然後磨成粉。
這樣做費時費力,又極耗柴火,可效果是顯著的,沒幾天就處理了一半紅薯,得到兩千多斤紅薯粉。
剩下的紅薯,用木板做成七八層的置物架,全部放在一個通風效果好的房間裡,然後讓人定時翻新。
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總算把水分曬乾,可以放入地窖。
沒了這些紅薯占據空間,村委會總算有地方下腳了,後期核算的工作也走入了正軌。
雖然一直下著大雨,他們無法去山上勘探,但通過之前採集回來的樣本和數據,也能做不少事了。
比如計算已勘探地區的礦藏情況,根據地質地貌,合理猜測尚未勘探地區的情況,總之工作是不能停的。
這天,吃過晚飯之後,衛其軒打傘護著洛霜回知青院。
路上碰到了匆匆而來的韓少峰,他看到兩人,立刻沖了過來,大聲詢問,「衛知青,請問你是否有藥?我爺爺和牛棚的兩位老人都病了,可支書說,去城裡的路上出現了山體滑波,一時半會兒出不去。」
他臉色滿是焦急,看著衛其軒的眼神,又是懇切,又是期待。
衛其軒點點頭,「我不知道他們生了什麼病,不過常用藥我還有一些。」
「退燒的,」韓少峰立刻道,「牛棚有一位老中醫,他說我爺爺和另兩位都是淋雨導致的發高燒。」
「走吧,我們去知青院拿藥。」既然有大夫在,那就不怕吃錯藥。
三人一同回了知青院,衛其軒回房拿了藥袋子。
他原本是想讓洛霜留下的,下這麼大的雨,不必跟著過去。
可路上洛霜聽韓少峰說,生病的還有一位老太太,她一個人孤零零的,沒有親人照顧,牛棚里其他人,又都是男的,於是就想過去看看,能幫忙就幫忙。
韓少峰聞言,感激的對他們笑笑。
雖然他和那位老太太沒關係,但自從到了小雷村,牛棚那些人都給了他不少溫暖。
就像老太太,自己的,包括牛棚其他人的衣服,都是老太太幫忙縫補的,可礙於男女之別,老太太生病了,他們卻無法貼身照顧。
三人一路快走,來到牛棚。
牛棚之所有被用作養牛和其他動物,就是條件不好。
這些天連綿的大雨,讓這裡的環境更差了,頂上的茅草被打得七零八落,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
這還是幾人時不時冒雨翻蓋的功勞,不然早就漏得更嚴重了。
可即便如此,茅草就是茅草,即使一遍遍加蓋新的,也支撐不了幾天。
屋裡到處一片泥濘,甚至還出現了小水窪,屋裡的東西已經不能用潮來形容了,全都是濕噠噠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怎麼可能不生病,況且他們都是一群老弱病殘。
第六十九章 年代文世界14
牛棚一共住了六個人,韓少峰一一介紹。
生的高大強壯的叫牛蠻子,他和韓爺爺一樣曾是個軍人,雖然頭髮發白,依然行動有力。另外四個男的,兩個是留洋歸來的教授,一個曾是老中醫,一個從事算命的。